为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自2019年9月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全面吹响号角以来,慈溪市在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全力打造全市15个小城镇建设成为四种美丽城镇类型。其中,逍林镇为都市节点型;周巷镇、观海卫镇为县域副中心型;匡堰镇为文旅特色型,胜山镇为商贸特色型,横河镇、龙山镇、掌起镇、长河镇、宗汉街道为工业特色型,坎墩街道、崇寿镇、新浦镇为农业特色型;附海镇、桥头镇为一般型。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创建省级样板的周巷镇、掌起镇和创建达标的附海镇均顺利通过验收,周巷镇和掌起镇均被同时评为省级样板镇和宁波市样板镇,圆满实现了“开门红”。慈溪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成效初显,城镇面貌大幅改变,城镇秩序更加规范,城镇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得到进一步发展,向“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今年,坎墩街道、宗汉街道、观海卫镇、龙山镇、长河镇、横河镇、崇寿镇等7个镇(街道)将申报创建样板镇或达标镇,力争年底一个以上成功创建为省级样板镇。
2016年以来,慈溪市在坎墩街道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3280亩的大学生未来农业众创园(以下简称众创园),以大学生农创客为主体,重点围绕生产方式、技术研发、配套服务、营销模式四方面创新探索,加快发展“未来型”都市农业、精品农业、智慧农业,积极打造“两进两回”的宁波样本,力争打造“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2020年,众创园实现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32%。
生产求优,算好“提质、降本”两本经济账目
一是促效益质量提升。紧跟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结合大学生农创客务农基础弱、学习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特征,重点鼓励30-50亩/户的“实验田”承包面积,累计建成蔬果、花卉等“一园一品”“小而精”特色农场21家,2020年亩均产值7万元、是一般农田的9倍。突出农业生产机械化、智慧化导向,与国内外知名农业科技企业、物联网企业合作推广智能大棚、水肥一体化及智能灌溉系统等建设,“红美人”柑橘、火龙果等5类作物实现“全生命周期”个性化管护,草莓、小番茄等7类传统农产品合格率较之前提升20%,农药残留、硝酸盐含量比市场一般农产品平均低10%,无花果保鲜期由之前3天延长至9天,精品番茄近两年连获浙江省金奖。
二是促综合成本下降。通过大棚内安装智能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土壤墒情监测传感器,实现农作物生长周期、施肥用药、安全间隔期等4类生产数据可经电脑、手机等云端监控追溯,并具备数据分析、报表查看、农事记录、风险管理等功能,农产品监管精准度提升至传统农业的2倍,农药、兽药、肥料等投入品减量达25%。在部分农场试点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温室风机、内外遮阳机、电动卷膜器、水泵、施肥机、移动喷灌机等配套生产设备实时远程操控,节省保养维护、工人雇佣等综合成本近30%,生产效率提高近40%。
研发求新,深植“技术、人才”两大发展动能
一是抓技术转化应用。依托当地资深农业专家、海内外农业乡贤、慈溪中以研究院外方合作专家及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科研团队等智力资源优势,与大学生农创客组成“星期日”农创科研团队,聚焦农作物种植技术革新、新品种筛选等领域,利用节假日强化难题攻关,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研转化和应用推广。累计探索研发技术项目48个、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项;一项目获省林业局林学会第十九届科技兴林三等奖;一论文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刊物《中国蔬菜》发表;建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
二是抓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技术投入、科研成果、产品效益等要素,从园区农场主中评选建立农创客专技服务团队,与其他农场主“一对多”结对精准帮扶,提升农场主整体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专技人才聘任、技术入股、技术转让、资金入股、定期专技交流等形式,确保农创客创业形式灵活多样、专业能力持续提升。众创园累计培育大学生农创客21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0人,农业部实用人才带头人1人、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人、浙江省十佳创业新星1人,两例创业事迹获2019年 2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服务求实,落细“田头、户头”两头暖心帮扶
一是创新“田头”问诊服务。引进新型庄稼医院24小时在线管理平台,开通“益农保”手机APP,调动省内近800名农技专家实行“网上问诊、定期门诊、不定期巡诊”服务,针对农作物用药、用膜、防虫、防冻、防病等普遍问题实行线上“零跑腿”问诊;针对测土配方、处方供药、质量溯源等专业问题实行“坐堂门诊”和“实地巡诊”,提高农事问题“把脉”精准度。月均解决因低温冻害、用药不合理、营养元素缺乏、细菌侵染性病毒等引起的常见农作物病害近30起,提供农资销售、新品试验、无人机飞防、信息管理等“一站式”服务54项。
二是优化“户头”金融支持。在全省率先推出“青农贷”“红五月”等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达30万元,并出台按50%比例补贴、最高50万元的贷款贴息,不超过40%的项目补贴,每年2-3万元定额补助,保障大学生安心创业。通过农事服务平台与县级农业部门、信用联社、保险公司合作,在众创园所在农业开发区的服务管理中心设立“益农信息社”、丰收驿站和政策性保险服务点,配备常驻业务办理人员8名,打通农事金融服务“最近一公里”。2020年完成贷款800余万元、“青农保”“农创保”等政策性保险60余万元。
营销求变,增拓“线下、线上”两端市场份额
一是“定量订单+文旅融合”巩固线下市场。海通食品集团等当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每年与众创园农场签订绿花菜、葡萄等走量农产品定量订单,并提供上门取单和冷链车运输服务,10余种农产品实现现摘现运现加工,流通环节损耗率下降25%。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合作,推出果蔬购买“点单—采摘—配送”一站式服务,实现市内鲜果蔬菜从田头到餐桌平均2小时。众创园纳入慈溪市职工疗休养线路,与毗邻村联合推出民宿、农家乐等附属产业,由当地政府统一配建道路、水渠、电网等基础设施,打造网红打卡、亲子活动、农事体验等农旅融合项目,年观光游客达4.3万人次。
二是“电商网销+会员预售”做大线上市场。紧跟潮流,依托微信、抖音、淘宝等成熟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网上销售,如半岛花卉农场网店为淘宝极有家四冠商铺,粉丝量6万;慈壹佳果蔬农场抖音号平均每条动态吸引500名粉丝观看,为普通农场平均观看量的6倍。园区农场全面实行会员预售制度,吸纳农场活跃忠实客户群体成为会员,享受预售价折扣、产品优先选择及购买权、农场租赁团建活动折扣等优惠,并为下年度农作物品种筛选、种植规模计划制订等提供有益参考价值,农场客户量较之前普遍增长20%,销售额增长30%。
转载自:宁波住建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1. 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筑脸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筑脸网出处。
2. 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 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筑脸网资讯频道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电话:0575-85226189 邮箱:2331648090@qq.com